一个不吸引人的好建议:别太心软


我希望我是一个高效的黑客,那样一定非常棒。我希望我有上千个系统和程序以及处理杂务的手下,这样我的工作效率可以提高一倍。有时我甚至想,如果我只是试着不在没用的博客和电子书上浪费时间,应该就能成功做到。

过去,我在这方面留下的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我用过番茄工作法,三天之后就不起什么作用了,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状态下一塌糊涂的产物,于是对这所谓技巧产生了极大的抗拒。子弹日志很不错,我也用过一段时间。但是我选择了一本跟我的护照大小形状颜色都一样的笔记本,甚至还脑残地把它放在了书架上护照旁边(别问我为什么)。结果就拿错了,一连好几天都随身带着护照而不是笔记本。于是养成的习惯就被毁了,我也完蛋了。

我做过许多课程,完成过许多计划。但是我每天早上都会重复一个过程,那就是:起床,同厌恶感斗争,同手机的诱惑较量,有力气就去慢跑,同另一半吃早饭喝咖啡。

我深知根本不可能活成无情绪的机械。我最多只能做到相对来说高效一点,朝着终点线奔跑,同事项清单上没有完成的任务较劲。我对自己严厉冷酷甚至残忍,对任务清单也是,而这非常有用。

如果你正视你自己,你大概也会说出同样的话。

下面是我关于高效工作的一个建议。我曾经告诉过很多人,绝大多数都人觉得这个没有用。有个人写邮件给我寻求建议,然后觉得我的这个回应简直是毫无意义,他就直接叫我"混蛋"。但是我根本不在意,现在依然坚持我的观点。

当有些事情无可避免会发生的时候,当你正在处理事业赖以为生的任务的时候,当你有责任在身并且命悬一线的时候,请记住:

别太心软。对自己别太心软,对爱的人别太心软,对眼前的任务别太心软。

不论你有多么漂亮的原则,要想干出成果都必须要处理好你生活中的这三个方面。

首先是你自己。

混蛋如你并不想把手头的事情做完,重要的不重要的事情你全都抛诸脑后。你一边喝着威士忌一边看海绵宝宝,最后还在沙发上睡着了,也不愿意瞟一眼你的工作。(这个说的怎么那么像我。)

根本不在状态的时候所有事情都会是一团糟。为了能管好自己,你必须逼着你自己去良性发狠。我用亲身经历举个例子。我厌倦了眼下这一大堆工作,我一点也不想干,我想玩古墓丽影。我只好对自己下了狠心。我把唯一的一个手柄打包寄给我自己。四天之后才收到。这段时间玩不了古墓丽影,生活简直糟糕透顶,但是我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

想想都知道如果你只是普通员工,时不时消极怠工的话,老板只会炒了你。别太心软,良性自虐会教会你守规矩。

第二个是你爱的人。

你爱的朋友亲人很有可能不支持,不尊重你的梦想,有时候甚至连你的时间精力都不以为意。这种情况很难搞,结果可大可小。在你忙碌于事业时,你的朋友因为你没有去他的生日晚宴而冲你发脾气还好,你的亲戚们因为你过年没有回老家就都不愿意跟你说话,这就不太好了。从避免消极影响的角度来看,远离心理上和实际上对你没有帮助的人是一个解决办法。但是有时候也不太现实,有些人总是不可避免要打交道。

第一步,你先告诉所有你在意的人,你爱他们,他们很重要,而你有自己非常想做的事情。接下来这一步最重要。你给他们两个选择,接受你的也接受你的事业,或者拒绝接受,把他们的需要凌驾于你的需要之上。选择前者的人真的很在意很关心你,选择后者的人你最好远离。

对身边的人别太心软,"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别妄想做个兼顾一切的老好人。

第三个是你的任务。

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必要的。很多人计划着这个星期要重回健身房,要打电话给所有的客户,要启动兼职项目,要学烤曲奇,要上吉他课,要做冥想等等。我敢打赌所有计划事项的完成率不到20%,永远也达不到100%。

我们总安排给自己太多的事情,很可能是因为一个庞大的待办事项清单和成就感联系在了一起。发现自己无法完成之后我们向现实妥协,承认自己实在是无能为力。

然后我们就学会了专注于关键的一两件事情?大多数时候并没有。我们很有可能就直接放弃设定计划,短暂性讨厌自己以后生活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并没有什么变化。

曲奇和瑜伽显然没有你的兼职项目来得更重要。我并不是说让你放弃这些活动,我的意思是没有必要把这个放在你的任务清单里面,因为放进去了并不能让你变得更高效,倒不如残忍一点把大量的任务删掉,这样才能认清自己真正需要做的那四五个,才能分清主次。做完了清单上所有事情,你还有空余时间的话,那你很幸运,没有的话,那就是命运。

"高效"是很多人都在消费的一个概念。企业家,作家,创意人员都希望过上与浪费时间和失误犯错绝缘的不切实际的生活。在我眼中,"高效"就是做完该做的事情。"别太心软"指的是昨晚所有要做的事情。也就是说,要设立边界,合理安排任务,不要让任何事情任何人打乱你的计划。艰难的工作从来都不是有趣或者能带来很多联想的。

我不能心软,因为我知道如果我松懈,我的生活就会失去方向,有可能吊儿郎当,对垃圾食品和游戏上瘾。但是我下了狠心,设定好了条条框框,让我自己不至于失去控制。

所以,不要再在一堆效率方法建议里纠缠了。如果一些方法好用,非常好,如果不好用,也挺好的。别被他们束缚住了手脚,别想着兼顾一切,别太心软。

Math helps you build logic in decision making

Image result for math icon

An awareness of numbers is an important tool in our everyday lives. Whether it’s putting the news and statistics we hear into perspective, math is essential to helping us navigate real-life situations. 

It’s quite common to hear that math was someone’s worst subject, or shrugging and saying that he’s simply not a numbers person.
That’s nothing to boast about. 

If you cannot deal with math, you cannot react appropriately and make accurate judgments in circumstances involving numbers and probability. 

In many instances, their numerical intuition is prejudiced by their own experience.
For instance, the probability of being eaten by an shark is quite low. An innumerate person might read a news story about such an event and develop an irrational fear of alligators. He is not able to deal with any statistical evidence demonstrating that road kills far more than sharks. 

Pseudoscience preys on people’s innumeracy.